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漫遊淡蘭古道石碇段


日前參加社團的一日遊活動,第一段的行程是「淡蘭古道(石碇段)」,由淡蘭吊橋順著國道五號蔣渭水高速高路下方的沿溪步道,行進到石碇老街。



9510月竣工的「淡蘭吊橋」位於淡蘭古道石碇段的入口處,限制30人通行


新北市的石碇區,位於台北盆地東南方,境內多山,開發程度不高是寧靜的山中的古老小城鎮。

由於「石碇」當地的氣候適宜茶葉的生長,在清朝開發早期,石碇地區與文山地區同時並列為台灣東北丘陵之重要茶葉產地,加上地理位置正處於「淡蘭道」以及石碇溪與烏塗溪的交會點的交通樞紐上,佔據著水陸交通之重心,因此石碇發展成茶葉的主要集散地。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探勘發現此地蘊藏有豐富的煤礦,進行開採,石碇區境內經濟活動形態由「農業」轉變成為「礦業」,以煤礦為主要經濟來源,因煤礦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移入,東街開始有為滿足礦工生活而開張的店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街道形式,帶動了石碇的商業,日漸繁榮,直到民國60年代煤礦枯竭停採後,外來人口則又開始大量外移。

自從有「九彎十八拐」之稱的北宜公路的開通後,導致交通運輸的方式和動線的變動,石碇的交通樞紐地位就被坪林所取代,雖然石碇當年的繁華景象不再,但因為沒有觀光商業氣息,石碇保有古早的風貌,反而造就與其他地區老街的氛圍差異,漫步穿梭在這寧靜的山中小城市,可以覺得很自在,很悠閒,更能沉澱散心。

「淡蘭古道」是清代時期,連接「水廳」與「葛瑪廳」的要道,原稱為「淡蘭道」,分為【文山線】與【三貂嶺線】兩條路線,而淡蘭古道的石碇段屬於【文山線】其中的一段。

「淡水廳」--清治時期的北台灣政經中心,轄區涵蓋大甲溪以北至雞籠。
「葛瑪蘭廳」--轄境則是當今的宜蘭縣蘭陽平原地區。

由於興建國道五號高速公路,石碇路段的古道遭受破壞,石碇區公所將淡蘭古道遺址保留,並依照古道的原路線重新整理鋪整,成為目前的步道,提供遊客漫步懷舊。

「淡蘭古道(石碇段)」單程距離約2.5公里,路況平坦,屬於老少皆宜的親子級健行步道。

步道行徑,綠意盎然,下方水流清澈,溪石嶙峋,由於護溪有成,沿途可見到溪中優游的魚群。

步道的一側是天然的河川溪谷,而另一側的上方是高架的高速公路,彷彿是一條盤在空中的巨龍,一古一今的兩條道路並行,構成很特殊的空間..







常有彌猴出沒」,石碇除了護溪護魚有成,其他生態保育的成績,似乎也是斐然~~

行經「石碇國小」,大多遊客都會進入校園內,主要是步道沿途未設有公廁,但這裡提供了方便。

「石碇國小」,是石碇地區最早的小學,創立於日治時代明治37年(1904年),舊稱「石碇公學校」,建校迄今已有112年,校門前與集順廟前的廣場曾是昔日石碇茶市的所在地。儘管石碇現今已不是北台灣的茶業重地,但「石碇國小」校園裡的佈置,處處標榜著「以茶與道紮根石碇」的教育理念,讓後輩不要忘卻茶產業和古道在石碇曾經的榮景。





石碇國小校門旁的「集順廟」,創建於1838年,奉祀保儀尊王,是石碇鄉民信仰的中心。


過了石碇國小,轉入石碇老街,位於東街口旁的「石碇淡蘭藝文館」,前身是鄉公所,現在的功能為介紹在地鄉土文化、生態、產業以及舉辦藝文活動及展覽。



石碇淡蘭藝文館附近烏塗溪上有一座鐵路斷橋,是以前運煤礦的遺跡,橋上有煤礦工推著運煤車出坑的雕塑,讓遊客感受石碇昔日的生活環境景象,與石碇老街發展的歷史緣由連結合。




「石碇之心」是石碇東街入口的小廣場,佈置了水流造景,




由小廣場進入石碇的東街這裡的建築很特別,當時代的人們,順應地理環境,靠溪側的建築的房子,利用柱子在溪畔支撐起來,居然能由日治時代保留至今,真是厲害








比鄰連接的騎樓,台語又稱亭仔腳,構成宛如不見天的街巷,有「不見天街」之稱。由石碇居民居住的建築、使用的空間,想像在這裡昔日石碇居民的生活畫面--由不見天日的街巷商店,供應著當時工作不見天日的礦工生活所需,是種奇特的組合~~

現今或許不會感覺「不見天」算是什麼商家特色,畢竟現在的商場、地下街都是「不見天」啊,如比較一下同時期的老街樣貌,日治時期推動「街道改正計劃」,現存老街的建築都是巴洛克式的華麗樣式,應該就可以感受這處山區老街這「不見天」在昔日的獨特性了。



來到石碇老街,除了欣賞「吊腳樓」及「不見天街」的特殊景觀,街內的「百年石頭厝」,是石碇代表性的歷史建物,位於石碇東街53號,建於民國前6年,屋主慷慨提供遊客免費參觀,內部展現著從前的生活環境狀態,屋內甚至還有在二次大戰期間在岩壁開鑿的小型防空洞,讓遊客親臨體會此地過往的歷史。








百年石頭厝附近見到的造景

過了「百年石頭厝」,由石板砌成的階梯走下,來到溪畔的「大石劇場」,這個劇場演出--此地隨著四季的流轉及天氣的變化出不同的景色,正如階梯鑲嵌石板上的刻文「大石劇場-溪石之間  石定奏鳴曲」,巨石與溪水的奏鳴曲,自古迄今,大自然的演出從未間斷~~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宜蘭秋遊--冬山河親水公園】

因為盛夏舉辦的「宜蘭童玩節」已結束,秋冬時節的非假日來到冬山河親水公園,因為少了熱鬧喧嘩擁擠的人潮,園區有著截然不同的靜謐氛圍反而更能感受到冬山河的寧靜之美


宜蘭冬山河位於台灣蘭陽平原,全長約為24公里,冬山河早期因河道彎曲,每遇颱風或暴雨,常常造成下游兩岸附近淹水,民眾深受其苦,直到陳定南縣長任內,終於完成冬山河的截彎取直的整治工程,並在河上搭建一座橋樑,便捷了民眾的交通,也成功打造了冬山河親水公園。



這座跨越冬山河,貫通五結鄉利澤村與羅東鎮的紅色虹橋--「利澤簡橋」,已成為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地標。


冬山河經過截彎取直整治之後,河道變為寬闊,水流又平緩,因此成為國內最佳的水上活動場地。




親水公園以「雙龍戲水」為意象,兩岸造景顏色不同,北岸採青色鑲嵌造景,稱為「青龍岸」,相片中以黃色鑲嵌造景的南岸為「黃龍岸」


親水公園中的涉水區是小朋友的最愛,但童玩節已結束,涉水區池中並無水可戲,親子戲水區的各項造型大滑梯戲水設施的水也沒有流動,都成為了「景觀」擺設的功能。











雖然盛夏舉辦的童玩節已結束,小朋友到親水公園未能戲水,但園區各處散佈了許多恐龍,在「宜蘭侏羅紀祕密基地」裡找尋恐龍蹤跡,如同尋寶般,也能讓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宜蘭侏羅紀祕密基地」的恐龍中有些是已成為台灣新住民」了


客家花布恐龍


蘭嶼達悟恐龍


園區各處都設有花格玻璃的造型涼亭,亭內的座椅各有不同,這也是冬山河親水公園的特殊有的景色。












遊園感觸--清廉有為的政治人物,令人緬懷
如果宜蘭縣沒有陳定南當時的認真執政與執著堅持,沒有他的環境維護與改善,我想宜蘭縣現今不是停滯在農業縣」,就是成為工業入侵的「空污縣」,絕不太可能會發展成為「觀光勝地」。

陳定南,出身宜蘭縣三星鄉擔任宜蘭縣縣長期間,拒絕台塑六輕於宜蘭設廠,他曾說,「如果我同意台塑,我會是宜蘭的千古罪人」,並在冬山河左岸建設冬山河親水公園、於宜蘭市設立宜蘭運動公園羅東鎮設立羅東運動公園,改善生活環境。他也全力改造公務員體系撤銷各部門的人二室並銷毀安全資料,率先取消電影院唱中華民國國歌公正的施政風格,讓他被尊稱為陳青天」、「青天縣長」

陳定南病逝於2006115病逝3個月前他在相片上寫下他的信念:「如果討人喜歡與受人尊敬無法兩全,我寧願受人尊敬



斯人雖已逝,而其治績至今宜蘭人仍然津津樂道。回憶這位民進黨的前輩再對比現今民進黨檯面上的政客,實在令人唏噓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