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的驛站之美—觀賞新台中火車站的巨型裝置藝術】

台中火車站由於鐵路的高架捷運化,就在原舊火車站旁約300公尺處,增建了新的台中火車站,20161016日啟用,而列國家二級古蹟」的舊站則轉變成為鐵道博物館新舊站的建築並存著時代交替的歷史軌跡,2018年時新台中火車站更增設了許多了巨型的裝置藝術,新的車站因這些新的元素變得多采多姿,這些新建設,也為台中的城市文明評價加分

我總認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觀察其「古蹟建築」與「公共藝術」的數量和質量,是最簡易的衡量指標。

古蹟建築」見證著這個城市往昔的生活狀況,也傳述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保存數量的多寡以及保存狀況的程度,可以看得出當地居民對這個城市過往光榮感的感受程度,「古蹟建築」會隨著歲月消失,也會因歲月而繼續增加,所以這是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指標。

而「公共藝術裝置」則是這個城市添增「美感」的建設,可以看得出當地政府官員和民眾對城市美感的對待態度,當政府官員沒有美感的修養,或民眾對城市美感沒有需求,這個城市就不會建設「公共藝術裝置」,所以我認為這是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另一個指標。

國外很多觀光城市,在街道上都能見到以前的、或新設的鑄銅、石雕的藝術裝置,由於些作品的材質能夠經得起風吹雨打,古老的藝術裝置歷經數百年後,仍在展現城市過往的風貌,公共藝術成為外來遊客拍照留念的景點。

因為機場和車站是外地旅客抵達這個城市的「大門」,這些場所設置的公共藝術裝置,自然成為旅客產生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我個人認為:在台灣六都中,台中重視「大門」之城市美感程度的評價,是名列前茅的。

由於觀賞「古蹟」和「公共藝術」,是我這個退休老人的樂趣,而新建的台中火車站的周邊,同時擁有這兩項元素,是欣賞「台灣驛站之美」的好所在。




地面上的站前廣場設置了名為《期待》的巨型七彩人偶裝置藝術,採用多色的不銹鋼管和環塑木等做成戴帽子的小孩,一手拉著玩具火車、另一手提著行李,面向車站,可能是要去旅行,也或是等待著與誰見面,裝置藝術後方是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的舊站,

《期待》作品高度達8.5公尺,長度11公尺,寬度3公尺長,來自德國的藝術團隊「Inges Idee」的作品,身上的豐富色彩靈感,是取自於疾速行駛的火車窗外快速閃過的模糊風景。

Inges Idee1992年成立於柏林,為德國知名的藝術創作團體, Inges Idee的作品,總是充滿大人的童趣,作品風格以詼諧、幽默加上亮麗的色彩著稱。


連通廣場與車站的階梯,上方的巨型《水逗娘》和白色玻璃黑色花草剪影的《水光河畔》,亦相當吸引人注目。

栩栩如生的《水逗娘》是地景藝術家林舜龍的作品,我曾在許多地方觀賞過他的地景藝術作品,對他「只想讓作品擁有過瞬間的燦爛,無須永垂不朽」的豁達心態,因而運用竹材、漂流木所創作的地景裝置,營造出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我留有深刻的印象,而運用竹材、漂流木以外的材質所創作的地景裝置,比較罕見。



《水逗娘》是逗娘吸食稻禾葉上水珠的情境,水田是臺中昔日的風景記憶,「逗()娘」和「蜻蜓」的區別:逗娘的雙眼分得比較開,前後翅膀的大小也比較相近,逗娘喜歡生活在清淨的水源處。

在觀賞這件作品時,會見到周邊一棟外觀十分吸睛的建築物---「挪威森林行旅1號館」,這棟建築也是許多網友到台中旅行都會特地拍照的熱點。


《水光河畔》是蔡雅莉的作品,透過細膩的花草剪影,交錯於水波紋中,表現臺中舊時水面上下的自然世界的記憶,結合林舜龍的作品,襯托出「水逗娘」在水光河畔上飛舞。




上了車站的階梯,2樓的站前廣場上,設置了名為《台中之心三部曲》的裝置藝術,這是藝術家賴純純創作的作品,

上方的圓環是《天空的眼睛》,象徵天空的眼睛閃亮在時空中,守護著自然生態;

中間是《生命之樹》,象徵臺中旺盛的生命力,向上開展如生命的湧泉,與向下扎根,

遺憾我沒有注意到地板上的圖繪《大地之心》,因而漏拍了這部分的照片。



藝術家賴純純裝置藝術作品,後期創作特徵是「具有繽紛色彩的光透」,我搭台北捷運時,經常遇見她的作品,諸如:南勢角站的《青春美樂地》,南港展蘭覽館站的《空中天河》..等,不久前,我還觀賞了她的回顧展,因此對她的作品特色,留下相當的印象。

進到車站內,有2座利用報廢車輛零件作成的《鐵甲武士》裝置藝術,雖作品的藝術水準很一般,但是推廣了「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概念。



到台中旅遊,不論是不是搭台鐵前來,多采多姿的「台中火車站」,是不要錯過的景點,值得專程造訪。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邂逅台中的精美巴洛克式洋樓建築】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觀察其「古蹟建築」與「公共藝術」的數量和質量,是最簡易的衡量指標。到各地觀賞「古蹟」和「公共藝術」,成為我這個退休老人的樂趣。

日前到台中旅遊,在往台中火車站的途中,不經意見到一棟二層樓的巴洛克式洋樓建築,正立面無論其頂部的山牆裝飾,2樓的圓拱窗,以及1樓的立柱,造型都很優美,對喜好觀賞城市中遺存「古蹟建築」的我,意外的見到這樣的景色,覺得很驚喜與驚豔!




城市中遺存「古蹟建築」記錄著此地昔日的故事以及當時建築技術與風格如果建物未被文資部門列為歷史建物「古蹟」進行列管在時代演進中總是難免會被拆除改建,因此能趁著老建築還存在時觀賞到,是很難得的機緣。

老建築都有一段昔日的故事,這棟位在復興路四段71號的建築物,始建於日治大正年間建造人為陳文銘先生,日治時代成立文青果組合會社」,經營農產品外銷日本他使用了名字中的「文」做為商標,

後來青果組合會社遷移別處,這棟建築物轉賣給了當年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博士鄭傳對醫師做為外科診所,成為「鄭外科」診所。

之後來鄭傳對醫生因為到高雄醫學院擔任教授,「鄭外科」則交由鄭醫生的兒子繼續執業,

再之後兒子到大學教書,此處由診所轉變成純住宅,迄今還有鄭代後人住在此處因為有人在內居住,因此老建築保存情況算是十分好。


這棟老建築讓現代人見到了台灣在日治大正時代的建築技術與風格




大正年間建築習慣將鳥類雕塑於山牆上,文青果組合會社的山牆上方以鴿子裝飾,山牆兩側尾端的收頭,各設有中國獅子鎮宅。

圓弧中央的「文」字為公司的商標,由「番仔草」圖樣環繞,兩旁也有中國獅子護衛獅子的下方,一邊是蘭,一邊是竹,正下方的鳳梨表示青果組合社經營水果行業,台語的鳳梨發音「旺來」象徵吉利之意。

山牆一側裝飾著一艘海上駛入的輪船,「大船入港」象徵進財,山牆另一側裝飾著鹿和松樹則是寓意長壽吉祥這樣的裝飾佈局,展現了那個時代匠人的巧思。

至於2樓的圓拱窗,以及1樓的立柱,則是顯示日治大正時代台灣的建築盛行巴洛克式風格的西式元素

這棟建築的傳奇性和建築特色,雖然具有台灣在日治大正時代的見證性,我不確定有無被文資部門列為歷史建物「古蹟」加以留存,如果喜歡欣賞優美的老建築,那就趁著老建築還存在時,及時前來觀賞吧!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宜蘭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遊記】

宜蘭三星鄉的「安農溪」,是日治時代大正11年(1922)興建「天送埤水力發電廠」時的一條人造的河流,功能是電廠排出的尾水道,這條人工河道當時因而名為「電火溪」,排放水流向下游的三星、冬山、五結等地區, 提供當地農業的灌溉用水,兼具水力發電與水圳灌溉的功能。

農業社會的時代,土地耕作依賴水源,掌握水源才能確保土地的收成,三星鄉與冬山鄉為爭用農水,兩鄉為此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後來政府決定興建分洪堰, 把電火溪的河水一分為二,分流往三星鄉及冬山鄉,化解兩鄉用水衝突,分洪堰水門於1988年(民國77年)建成,三星鄉及冬山鄉兩地的農民可以安心耕作,政府也因此將「電火溪」改名為「安農溪」。

後來政府將「安農溪分洪堰」地區規劃為風景區,園內設置池塘、曲橋、跨溪橋,步道、涼亭、河濱草地、落羽松樹林等景觀及休憩設施。


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知名度不高,目前尚屬於秘境的景點,遊客不多,因為我們是非假日來此,遊客更少,我們兩家人,猶如「包場」,盡情地在廣達2公頃的園區漫步,相當悠閒自在,






分洪堰公園內的水池因為是地下湧泉,所以這裡又被稱「湧泉公園」,湧泉池環境十分寧靜優雅,



安農溪兩側溪岸的堤防步道

往分洪堰水門途中,在河堤步道見到一座粉紅的跨溪橋樑,十分吸睛,橋名「分洪橋」,因為橋樑色彩與環境氛圍浪漫,也有「情人橋」的別稱。


在木造觀景台上,見到前方天藍色的水閘門,將安農溪一分為二,分別流往三星鄉及冬山鄉,




由觀景台下方的步道續行,到達天藍色的水閘門,我們選擇往右前行,



由於河道分成兩邊後,使原本河道變窄,分流後的河水,也因此變得湍急,「安農溪泛舟」也是成為這個地區的夏季遊樂活動,



堤防步道沿路設有很多座雨傘造型的涼亭,遊說明牌得知造型的創意,是源自於三星鄉名產「上將梨」種植在安農溪兩側,每年春節後,果農會在梨樹上設置許多小雨傘為了保護果實,形成特殊的景觀,水利局將安農溪這樣的特色,把涼亭設計成雨傘的造型,






堤防步道設置了蓬架,栽種「紫藤」,目前還是初栽的幼苗階段,待日後長成後,這裡又增添一處美麗景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次遊園行程沒有前往園區種植的「落羽松樹林」,但在堤防步道上,也見到了堤防附近的「農舍」自種的一大片落羽松的景色,


堤防附近的「農舍」,都是「別墅」等級,房舍都是日式或西式風格,每戶都有優美寬闊的庭園,但只種植觀賞植物,沒種植農作物,這是台灣東部的新興的「農舍」普遍的情況,



一行到此後,沒有繼續前行,原路返回停車場,

如果喜歡徜徉在大自然,享受寧靜悠閒,我覺得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是一處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