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台北美術館2018年台北雙年展 觀後記】



台北美術館的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展期在20181117日至2019310



本次2018年台北雙年展的參展者不僅是有藝術家,還包括有社運團體、作家、科學家、學者、建築師等非藝術界人士的參展或參與製作,共同演繹一場由自然為本位出發的藝術展覽。

這次的展出內容,包羅萬象呈現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發生的事物與影響,很像是「博物館」的展覽,顛覆了美術館是展覽「純藝術作品」的場所。

人類對地球環境發生的事物與影響,歸納為後自然】、【後殖民】、【後人類現象:

地球自出現人類之後人類面對自然環境的態度是:「利用它、控制它、改變它」,並沒有把自己想成自己也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份,沒有想成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的生物是平等的,這樣的發展持續衝擊著自然界,產生了現今天很多環境問題與現象這樣經過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生態的世代,稱為後自然

除了大自然的水、土地、空氣等等資源不斷被人類傷害,人類為了擴張自己的生活領域,去侵佔他人的生活領域,這樣經過人類改變自己領域的世代,稱為後殖民

聰明的人類除了不斷地改造自然,也在改造我們自己諸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幹細胞再生、整形、變性….等的醫學科技問世,人類的生存條件產生了轉變這樣經過人類改造自己的世代,稱為後人類

個人感覺這次的雙年展的作品,內涵的比重大過於外在美感,畢竟人類對地球環境產生的事物與影響,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議題,有些作品需要經過導覽或介紹,才能知曉作品的箇中內涵,進而反思自己與整個生態環境的關係。



▲歷屆的雙年展,入口大廳的作品總是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吸引觀眾踏入展場。2018年台北雙年展,佈置了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在大廳迎接觀眾,為【後自然】開啟序幕。






這是一棵樹,極不自然地被倒掛在大廳的頂部,樹枝和樹幹,由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因為它不僅只是它的自身,它還代表了所有的樹,除了被物化成為一件雕塑,也無聲控訴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剝削。

▲進入展場,首先見到一面「地球的進程曆」,由13.8億萬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為起始,標註了每個重大事件發生的年代,




人類開始有「歷史記載」的事件,如「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瑪雅曆法」、「埃及象形文字」..的誕生,迄今雖有5500年,在13.8億萬年的過程中,這僅僅是極短暫的後面一小段,


這面「地球的進程曆」,提示人類相較其他生物,屬於後來的新物種,這個展覽內容,也為觀眾開始認知自己與整個生態環境的關係,後來的新物種卻是以「地球主人」自居,人類恃意進行環境的改造,對「厭惡」的其他物種進行「滅絕」,這樣的行為後果,人類能保證自己將來不會受到反撲,變成被消滅對象嗎?

▲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n)透過觀察白蟻的生態,白蟻社會的建設與分工,高端的領導層佔少數,勞動基層佔多數,和人類社會的經濟結構相同,因而創作了以白蟻巢結構用3D列印的作品《白蟻經濟學》

白蟻在地球生存了25000萬年之久,早於人類出現在地球。白蟻是社會性昆蟲,每個白蟻巢內的白蟻個體可達百萬隻以上。蟻王、蟻后是整個白蟻群體的最高領導者,兵蟻對抗外敵,工蟻負責築巢、掘道、修路、培菌、採食、清掃、開路、餵養同巢夥伴等,當巢中白蟻數過多時,少部份工蟻會變為有翅型,飛出建造新巢。

白蟻是生物鏈的分解者,牠們可分解腐木,是少數可分解木質素的動物之一,使纖維素變成養料回歸土壤,在生態循環中位居重要一環,在自然生態中,牠屬於「益蟲」。但因為白蟻侵蝕木製物品,導致木造建築物鐵路枕木..等被掏空,減低使用壽命,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被人類視為「害蟲」,人類覺得被侵犯,因此想方設法對這類「厭惡」的物種進行「滅絕」,

這組以3D列印白蟻巢穴結構的作品,形似自然博物館中的解剖標本,但也有雕塑作品的美感,除了表達白蟻是高明的建築師,白蟻築巢的建築智慧超越了人類建築師,白蟻身軀結構雖然沒有「腦」,但卻擁有「智慧」,也藉此引發觀眾對地球許多生物因人類出現而瀕臨滅絕的反思,





白蟻在地球已生存了25000萬年之久,而根據科學家們的估計,古智人(早期具備智慧的人類),大約在距今25萬年到40萬年間演變出來,存在地球的時間連牠們的零頭尾數都談不上,因此,是人類侵犯了白蟻的生活環境?還是白蟻侵犯了人類的生活環境?誰是侵害者,誰是被害者,如果交由宇宙法庭審理,由上帝擔任法官,人類不會是勝訴方。


▲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的作品《變質岩》,系列作品形似自然博物館中的地質標本,乍看下屬於自然,事實上卻完全是人造的,是電子垃圾熔化後的產物,這也是一種「後自然」現象。手機已是現代人類很普及的生活用品,但每一支手機中都含有稀土礦物,因此藝術家以「 數位時代的地質學」方式,導引觀眾反思人類的近利短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由17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圓球體,和特製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



展示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其具有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植物間是能溝通的。



▲藝術家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在北美館地下層的玻璃中庭,豎起的三根黑色柱子,在上面培養蠔菇,作品名為《原杉藻屬》










達三層樓高的玻璃中庭空間,員工和遊客可以在這處猶如自然般的環境的場所中吃東西、休息、聊天、做運動。三根黑色鐵質柱子,替代了杉林在都市中培養菇類,這也是【後自然】的人造生態案例。


▲出身於紐約布魯克林的當代藝術家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花費10年時光,與生物學家合作,周遊各地拍攝在地球上生存超過2,000年的古老生物,她的足跡從南極洲跨至格陵蘭島,從美國的莫哈維沙漠到澳洲內陸,這些從古老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幾千年來撐過了極端氣候的考驗,但是面對如今氣候變遷和人類開發的威脅,卻顯得如此脆弱,她所紀錄下的古老生物,其中有些在紀錄之後,因為人類介入而已經死亡了。

展場中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只是瑞秋‧薩斯曼拍攝的紀錄照片中的一小部分,呼應人類對自然界古老的生物產生衝擊的【後自然】這些照片,既是藝術作品、科學紀錄,也是旅行札記,三者合一,



※挪威雲杉,生存在瑞典的菲呂山保護區



※密小鷹芹,生存在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



※疊層石,生存在西澳洲的卡博拉站


▲張碩尹的《溪山清遠》,這是反映【後自然】帶來的空氣汙染的作品,看似普通的水墨畫屏風,



張碩尹蒐集了台北不同地方的空氣,以「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製成墨汁,邀請氣喘患者參與六週的工作坊,在藝術治療師帶領下,以此空汙提煉的墨汁進行繪畫。

作品涵蓋了汙染空氣、空汙受害者的元素,畫作採取以南宋畫家夏圭的《溪山清遠》作品同名,將「空汙」與「氤氳繚繞」的水墨意境相比擬,美麗的畫面,隱藏著沉重。現今以火力發電來建構無核家園,不也相同是將「空汙」美化為「氤氳繚繞」?

▲蕭聖建的作品《歸》,吊掛著大量的電子音箱,發出模擬鳥叫聲,還原大自然的聲響,特別也摻雜了高分貝的擾人的工程噪音,讓觀眾省思【後自然】環境破壞與環境再造的課題;


這件作品警惕我們,如果人類沒有節制的持續過度開發,不斷地破壞了蟲鳥生存環境,蟲鳴鳥叫聲將來可能會成為絕響,未來只剩下高分貝的擾人的工程噪音,蟲鳴鳥叫聲只能依靠人造的電子仿真,讓我們緬懷曾經的既往美好。


▲位於二樓的《北美雲》是張懷文的作品,由鋼索、曲線鋼管和風帆狀的膜構造組成,與設置於美術館屋頂的氣象站互動,風帆會隨空氣品質而變色,將美術館的微氣候視覺化,這件作品由館外與館內皆可觀見,夜間,成為北美館的光雕景觀。


 北美雲



▲出生於德國,現居住及工作於紐約的藝術家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的作品《世界處理器》,是這次雙年展的人氣打卡熱點。

他在1988年開始藉被日漸被忽視的地球儀,整合了地球總體狀態的資訊,創作了獨特視覺藝術,每顆直徑30公分的發光地球儀,用不同的顏色和佈局,反映了出地球上的當代狀態,內容包羅萬象,至今已累計做出一千多個地球儀,這次雙年展僅是其中的80件。

藝術家用大眾可取得的現有開放數據,創作出每個地球儀,但所有的數據都有時間滯差,再加上當今全球發展一日千里,統計資料在公布前可能已經過時失效了,如果把藝術作品當成科學教具,會有誤導,單純以藝術品觀賞,藝術家的上千種創意令人讚佩。





汽車數量







平均壽命,因為戰亂、社福與醫療資源因素,這地球上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地區的數據有明顯的差異..



全球能源消耗量佔有率




散居華人




城市擴張




人類因文明進步,誕生了「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因為有「法律」產生了除惡的「死刑」處決的執行,以暴制暴,儘管有許多團體呼籲「廢死」,但這地球上許多國家地區為了維護社會正義和治安秩序,仍然維持著「死刑」的法律。

▲環保團體「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取台灣海水,測試能否合乎動物生存條件的展示,導引觀眾對海洋汙染現狀的反思

▲當我們一直認為登山健行與環湖漫遊是「走入自然」的健康活動,殊不知開建登山步道和觀景步道往往對「破壞自然」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另一個環保團體「基隆河守護聯盟」,展示如何做出既舒適又好走的步道,而對地球環境生物損害降至最低的案例。



▲社運團體「原轉小教室」的作品《凱道運動場》,作品由記錄影片和藝術裝置構成,呈現了一段台灣【後移民】的故事。台北美術館無懼政治的禁忌或壓力,同意將社運團體還在進行中的「陳抗議題」納入雙年展的一部分,激發觀眾反思--「強者為了擴張自己的生活領域,去侵佔弱者生活領域的行為」也屬於改變「生態環境」的現象中的一環。


《凱道運動場》的故事起源於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換成綠色執政,成立了「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原轉會),蔡總統還親自擔任召集人,原住民歡欣期待「原住民的正義時代」的來臨。


不料在「綠色完全執政」的優勢下,公布了《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內容有利於財團進行土地開發,但阻礙原住民文化發展



原住民不能接受這樣的新法令,2017223日開始,發動「凱道部落」行動,駐紮於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以表演接力的方式,訴求「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應納入私有土地。陳抗的口號是「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與「沒有人是局外人」。


「凱道部落」行動,駐紮於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表演接力的陳抗,在一百天後遭強勢警力驅趕,移至臨近的捷運臺大醫院站一號出口,這個陳抗仍在繼續中,迄今已接近七百天,聲勢雖已不如前,但陳抗運動尚未被撲滅。

此次《凱道運動場》的作品展場中,除了記錄影片的視訊,展場也佈置了許多有關凱道部落行動」的藝術裝置, 


展場佈置了倒置懸掛在空中的帳篷,地面帳篷外標示運動的累計天數


地面帳篷內置放了「沒有人是局外人」的運動毛巾,和運動的文宣


搭配臺灣原民運動凱道的大事紀的藝術裝置設置在室外的騎樓區


在騎樓區設置了彩繪石頭環圈以及形似百合花的編織裝置,以及還原了活動中遭到拆除的巨型的圓錐竹架精神堡壘,


巨型的圓錐竹架精神堡壘,外面也標有這次臺灣原民運動凱道的大事紀文字,

社運團體「原轉小教室」期待這些有關凱道部落行動」的藝術裝置,能引起觀眾的興趣進而認識這一段後移民故事。


--觀展後感想--

雖然2018年台北雙年展是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命題,但展出內容只有後自然】和【後移民這二種生態領域,美中不足缺了後人類】這部份的代表作品人類改造自己本身的行為也是一種生態系統的重大改變。

這次的台北雙年展如果單純以觀賞藝術品的視覺美感來觀賞作品,不免會有些失落感,因為展出作品,有許多更像博物館的展示品,其內涵比重高於外在美感,但我覺得視覺美感,心靈美感是不同的感動層次,當我們透過作品,能夠認知什麼是「醜惡」,相對就是領悟「美善」,其實也是培育「美學」的基礎,

凱道運動場》的作品中的「沒有人是局外人」運動毛巾,作為這次台北雙年展的觀後總結:共享地球生態系統,維護地球生態系統,是每個人共同的責任,沒有人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