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正區的南海路,碩大的仿中國華北風格建築群集中在植物園的周邊,都是文教設施,因此這個區域也被統稱為「南海學園」。
「南海學園」的中國風格建築群,見證了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積極在台建築「中國意識的空間」以及「文化建設」的一段歷史過往進程,因此這些建築物被列入台北市「市定古蹟」、「歷史建築」。
「南海學園」中有一座仿北平天壇型的建築物,荒廢多年,日漸破舊,在2006年列為「直轄市定古蹟」,經過文化部近三年的修復,
2015年9月重新落成,成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讓古蹟重新再現風華。
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初期,政府為了提倡「科學救中國」,1958年在植物園後方建造了一座與「中國天壇」造型相仿的建築,成立台灣最早的「科學教育館」,以推展國民科學教育的培養。
在那個年代,台北老城區,除了總統府外,就以這座9層樓的「科學教育館」建物最高了,幾乎從城中任何地方都可看到南海路的這座天壇式的建物。
當年南海路的「科學教育館」,是許多台北地區許多中、老年人曾經的「校外教學」必到的場館,當年走馬看花的觀看那些單調無聊的「科學儀器」,我對那時學到所謂的「科學知識」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倒是當年老師帶領同學們到科學館參觀時,必須螺旋式迂迴地魚貫而往上走,迄今還留有模糊的記憶 。
2003年(民國92年),「科學教育館」由南海學園舊址搬遷至士林新館,這座接近60年歷史的天壇造型建築物,也自此轉為閒置,日漸破舊,如果繼續任其荒廢實在可惜。政府在2006年先將此建物列為「直轄市定古蹟」,編列經費進行約三年時間的修復,在2015年9月重新落成,成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老建築物的功能由「科教」轉型為「藝文展示」,除了實踐「公共建設活化再利用」政策,也保全了這座老建築的繼續存活,讓民眾可以再度重新接近,為「南海學園」注入一股新活力。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為免費參觀,我此次來,內部計有:「品牌陶藝特展」、「何志隆翡翠青瓷作品展」、「飛針繡繪特展」、「2016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等四個特展,所展出的國內外新銳工藝設計家作品,十分豐富與精彩。
建築的周邊佈置了雕塑大師楊英風父子的公共景觀藝術作品;
《神采飛揚》是已故雕塑大師楊英風在1981年完成的雕塑作品,昂首回頭的鳳凰,造型淵源青銅器中動物花紋,保有泥塑時的粗糙面,呈現近似石材的質感,鳳凰洋溢神采飛揚的自信神情,作品充分顯現楊英風特有的審美趣味和雕塑功力。
《山壑》是已故知名雕塑家楊奉琛的2007年作品,以不鏽鋼材,將國畫的皴法加以立體呈現,似山巒,似流水,既是「山」,又是「壑」,剖面的雷射光效,律躍舞旋,更增添作品氣勢澎湃。
楊奉琛是雕塑大師楊英風的長子,擅長以現代科技雕塑造景,於2015年病逝,享年60歲。
2016是猴的生肖年,建築的周邊也佈置了「猴」的藝術景觀作品
踏上階梯,通往「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大門,入口其實已經是位在整個建築物的二樓了,正門右下方為1~5樓的小電梯入口
正門左下方為無障礙通行坡道
2樓正門入口設有2~9樓各層的功能說明看板
正門右下方通行1~5樓的小電梯,內部的圓形空間容量很小
小型天壇建物是小電梯的5樓室外出口
5樓小電梯出口的室外露臺步道,可以近距離欣賞青瓦屋頂的脊獸和以及往下眺望周遭環境。
5樓內部是餐飲商店「蕃薯藤自然食堂」
可以由5樓內部的階梯通往上的各樓層,而建築內部也另設有2~7樓的電梯,但7樓以上就只能由階梯通行,因此對身障朋友的參訪就不方便了。
內部通往7樓的電梯,出口是室外的露臺步道,戶外露臺空間,視野相當遼闊,可以鳥瞰周遭美麗的建築。
前方是建於1956年的「藝術教育館」,在此鳥瞰才發現這是「五角大廈」的格局,後方是建於1970年的「歷史博物館」,這二棟建物都在2006年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
這是日治時代昭和3年(1928年)興建的「建功神社」的原址,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將神社色彩濃厚的舊建築,改建為中國宮殿式的新風貌,前後兩棟,旁側增建兩層樓的建築,整體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由於「建功神社」的屋頂被改造成天壇的樣貌,因而有「南海小天壇」之稱,建築體修改後成為中國宮殿外貌,日治時代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精彩作品的原始風貌就面目全非了。
1960年改造後的建物,成為「中央圖書館」,1986年因中央圖書館遷至中山南路的新館址,此建築改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及「南海學園」使用。
這棟建築見證了「日治時期對台推行日本宗教信仰」、「國民政府遷台積極在台佈設中國意識的空間」…的歷史滄桑,有很豐富的故事性,有相當的屋齡,而卻是南海學園建築群中唯一沒被列入「古蹟」、「歷史建築」的建物,我實在不能理解原由?
在7樓露臺步道賞景後,推門進入「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內部,繼續由階梯往更高樓層…
9樓配合建築的天壇屋頂,構築出圓形的展場空間,目前是《品牌陶藝特展》的展場,為8家青年陶藝師自創品牌的「陶藝工作室」作品聯展
《品牌陶藝特展》的陶藝作品,都是的居家實用小器皿…
由階梯往下,到達7樓,目前是《何志隆翡翠青瓷作品展》的展場…
陶藝家何志隆,1959年出生,作陶至今近30年,他的柴燒青瓷成品,色如翡翠,硬度也與翡翠相若,其完成的青瓷被命名為「翡翠青瓷」。
何大師為遠古傳流的灰釉青瓷注入當代風華,作品風格有特殊的魅力,在傳統青瓷開創出新局,因而作品展命名「承古開新」。
展場中的部份作品
每一件青瓷,都歷經超過400小時的柴窯燒,與數十天的守窯,必須藉由恆心、毅力、經驗、和上天的護佑才得以完成,成功的物件得來實為不易…
這個作品展很特別,同時還展示了在窯燒過程失敗的代表品,讓觀眾也能體驗一下創作者面對失敗當時的失落心情…
繼續由階梯往下,4樓與3樓目前是《2016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的展場…
《2016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是由台灣、日本、韓國、中國的大學院校陶藝相關系所的師生共同發起的校園創作藝展活動,這個國際性盛會,2016年輪到台灣為主辦單位。
《2016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由55所國內外大學參與,作品數量逾380件,其中台灣師生作品約佔120件,特別台灣本次還邀請了澳大利亞雪梨大學藝術學院師生共襄盛舉,擴增國際交流的格局。
【台灣師生的部份陶藝作品】
作品名《王子與玫瑰》,作者:梁小燕
作品名《送給七歲的自己》,作者:林文萱
作品名《踩爆你》,作者:張晴嵐
作品名《假象》,作者:吳家慧
作品名《櫱》,作者:吳昕恬
作品名《堡》,作者:廖瑩臻
作品名《自思2016》,作者:施富錡
作品名《好危險的張牙舞爪》,作者:梁佑華
作品名《甚麼魚》,作者:徐昌彥
作品名《舊世界的逝去與新生》,作者:許庭嘉
作品名《我看不見》,作者:巫依蓁
作品名《痕跡》,作者:楊梓
作品名《影子底下》,作者:湯季婷
【日本師生的部份陶藝作品】
作品名《美少女花器》,作者:戶村勇氣
作品名《狗臉上顯現的異象2》,作者:三野惠子
作品名《CHITOSEYAMA》,作者:深井聰一郎
作品名《虛飾》,作者:西久松友花
作品名《審火眼寶特瓶》,作者:下村一真
作品名《ARINUSO》,作者:石井美緒
作品名《青花的皮膚》,作者:佐藤文
作品名《慾望之塔》,作者:韓蘊澤
【中國師生的部份陶藝作品】
作品名《猛虎聽經》,作者:郝賽
作品名《短髮》,作者:金生花
作品名《浮游生物系列-靜像》,作者:何一波
作品名《貼身》,作者:李勤
作品名《來了》,作者:李黎
【韓國師生的部份陶藝作品】
作品名《原州別墅》,作者:金愛榮
作品名《感觸-上帝的手》,作者:李雨真
作品名《角色》,作者:李在景
作品名《自我》,作者:金旼泳
作品名《一個男孩》,作者:崔智輓
【澳大利亞的師生陶藝作品】
作品名《SNAKE VESSEL》,作者:Trevor Fry
《飛針繡繪特展》的展場在3樓,「飛針繡」是結合了中國亂針繡與西方纖維藝術表現的刺繡風格,以針代筆,以線寫色,是結合繪、繡、染等的綜合藝術創作。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希望藉由這次展出,呈現台灣飛針繡藝術的精巧技藝,讓大家能透過作品領會台灣飛針繡的發展軌跡、工藝美感與價值。
3樓與2樓的迴旋坡道,引發我數十年前曾經由老師帶領同學們到「科學館」參觀時沿迴旋坡道行進的場景依稀回憶,但現今的摩登環境,變異實在太大,很遺憾我始終沒有找到任何能和記憶場景勾結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