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到桃園觀音廣福村社區活動中心觀賞地景藝術】

自從智慧型手機的誕生,許多人每到達一個地方,就立即拿起手機拍照打卡上傳,已成為一種現代人生活習慣,許多特殊吸睛的美麗秘境,也因而在一夕之間曝光,成為了熱門的新景點。

由於引來了大量來觀賞地人潮,人潮即錢潮,這條路線也因而產生了新商機,增進地方的經濟收入,但也不免會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新景點原本的環境和寧靜 

桃園市觀音區的廣福村,有寬闊的田園,有蔭涼的白千層樹林道,有許多大面積的池塘,是一處很美麗的寧靜農村

台灣早年的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擔任過重要的角色,不僅供應糧食所需,也因大量農產品外銷賺取外匯,換來工業設施和原料,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至鉅。

台灣也因有了工業設施和原料,經濟環境產生了轉變,農業在總體經濟的比重不斷地降低,在社會變遷和物換星移中,年輕人離開農村故鄉去外地謀生活,剩下老人家守在田園,少了耕作的人力,耕地面積也逐漸減縮,農村的環境步入凋零,不再繁榮。

把「生產農業」轉型為「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成了農業存活的新途徑,突破傳統,加點新意,或許會變得更好添增些新的佈置,可能更顯出當地的特質美;唯有改變,才能迎來新的契機,新的希望。

這次在桃園市觀音區的廣福村的社區活動中心,我見到了這裡令人驚艷的改變。傳統的農村社區,經由藝術家和在地居民攜手進行改造,變身成為有品味的文化農村社區,令人讚佩。

廣福社區活動中心入口處的花圃,無需文字說明,就能讓外來遊客知曉這裡是白鷺鷥棲息之地。






社區活動中心通道的右方生態木廊,佈置成為《花貓愛魚》的藝術景觀裝置,完美的和原來的自然美景結合,鮮艷的色彩,更加吸睛,也增加了拍照打卡的樂趣。







「花布」是客家的生活用品,具有傳統而獨特的風格,「貓」給人們的感覺是自我和悠閒,這很自然的介紹--這裡是生活悠閒和愜意的客家村落,




魚塘中佈置許多的裝飾,看起來也很像「水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和想像,這是欣賞抽象藝術的樂趣所在。




花貓脖上繫著紅領巾讓我想到我當年在大陸工作時,經常見到當地小學生的特殊穿戴..


由木廊通道穿過,到達這處面積寬廣的池塘,見到一面說明牌,這個池塘是桃園大圳編號8-15的「坡內」,水域面積達9.6公頃,這個池塘在有些官方文件稱為「坡內」,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除了這裡有這種情況,台灣各地的「地圖」、「解說牌」或「書刊」上都還存在同一個地方, 卻有「陂(ㄆ一ˊ)」、「坡(ㄆㄛ)」」、「埤(ㄆ一ˊ)」不同的地名的混亂現象,這也是見證台灣被統治的一段歷史過往;

--在傳統農業社會中,水利灌溉設施是攸關經濟生產的重要依靠,因此,在臺灣早期地名中有許多與水圳及池塘相關的用字,最常見的就是「陂」,「陂」字有池塘、蓄水池的意義,台語讀音pi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大規模地方行政區域變革,部分台灣古地名,也隨之更動;其中「陂」統一被改成「坡」字,這樣改變可以透過大正版《臺灣堡圖》詳細掌握。「坡」字在漢語含義中,一般是指地勢傾斜的地方,並沒有「池塘」的意義,這樣的地名改變,往往會造成今人對於該地理環境的誤會。

--臺灣光復後,對灌溉池塘的傳統用字「陂」又改成為「埤」,

因為這一連串的歷史過往,產生了同一地點卻有「陂(原名)」、「坡(日名)」、「埤(新名)」三字併行的混亂現象。

在這座大池塘邊,見到二艘龍船,遠方的水中有一組銀色的藝術裝置,由於廣福村擁有大型埤塘,寬闊的水域,方便水上活動練習,這裡的廣福村民組織社區龍舟隊,具有得天獨厚地理環境好條件,社區龍舟隊年年都參加龍舟賽,是屢獲大獎的常勝軍團。


池塘中的銀色的藝術裝置,是藝術家劉柏村的地景藝術創作。


這位藝術家,也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專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他擅長運用線條組成與鏤空手法,巧妙創作了融合當地環境的地景藝術,除了這座池塘中的銀色的藝術裝置外,目前有許多座他的其他作品,佈置在桃園的觀音區和八德區。

在大水塘中創作地景藝術,是劉柏村教授首次遭遇的課題,考量到作品日後維護的難易,他選用不鏽鋼材質進行創作,這樣就避免長期在水中的作品產生銹蝕毀損,為了彰顯當地的環境特色,他以廣福村當地盛產的白千層樹與大量棲息的白鷺鷥為發想,創作了12棵不同造型的「銀樹」,放置於「坡內埤」的水面上,作品命名《花非花.樹非樹》。


作品的命名,「看似花非花,看似樹非樹」,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意境。

讓人聯想到「看山看水」三種不同的人生的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第一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用單纯的眼界看世間,見到山的景象,就認定是山,見到水的景象,就認定是水,很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殊不知這世間有許多事物存在著「假象」,涵蓋著「陰謀」。

第二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往往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這時的人生境界,是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作品命名《花非花.樹非樹》似乎是要提醒觀眾,需「用心、用腦」才能品味出作品的意境。

第三種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經歷了太多過往,終於領悟;世間有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不公平不公義的現象不會因為你的憤怒而有所改變再偉大的事業、情愛也終會煙消雲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平靜珍惜一切,茅塞頓開,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的事而傷腦費神,很單純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事物,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這個時候的人生的境界,就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這件作品也可以是《花是花.樹是樹》了。

這放置於「坡內埤」的水面上的12棵不同造型「銀樹」,很可惜因為設置的地點與岸邊有一段距離,一般觀眾遠距離觀賞作品,只能見到銀光閃閃的樹叢在水面上生長著,很難觀看到作品的細節,


我是透過長鏡頭,才欣賞到作品的細節,整體有如剪紙畫的3D立體化,十分的豐富和精彩,在樹梢上的鷺鷥群,有些是實心,有些是空心,栩栩如生,姿態萬千,令人讚嘆






沿著塘畔的步道,有綠地,賞景涼亭和休憩座椅,遊客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觀賞《花非花.樹非樹》地景藝術,


由塘畔的步道,返回社區的出入道路,中途有座表現農村生活的藝術裝置,雖然其藝術性似乎不很高,但是很樸拙童稚,很寫實直接,這樣民間素人藝術作品,反而能融入當地農民的生活,也很契合農莊的氛圍,我覺得有溫度的通俗藝術,如果相較冰冷的高雅藝術,有溫度的通俗藝術因具親和力,更能引發感情共鳴。


這次參觀廣福社區活動中心,我親眼目睹了這處傳統的農村社區如何進行改變,而成為有品味的文化農村社區,我個人覺得這種求新求變的精神與行動,十分值得肯定、借鏡與推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