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到寶藏巖聚落尋寶記】

我的職場最後十年期間,工作地點是在中國大陸,平常的暇餘,都是在大陸瀏覽當地的風光,雖然也有返台的探親假期,但由於返公司述職、老友們洗塵接風和離台歡送聚會、家庭團聚等等活動,擠兌掉難得的短暫假期,每次回台總是如蜻蜓點水般的匆匆過境,我對台灣的環境也日漸疏遠。直到退休離開職場,回台閒賦,到台灣各地觀賞「古蹟」和「藝術」,探尋我的生根島嶼上的故事成為我這個退休老人的樂趣。

台北市公館附近的寶藏巖聚落,兼具了「歷史建築」和「藝術」的元素,也有豐富的故事性,地點離我的住處距離也不遠,成為我退休第一年(2015) 的探訪口袋名單之一,因為家父也是大陸來台的老兵,所以我這軍人子弟,經歷過生活艱困的年代,對這處當年一些來台老兵利用現地資材搭建了棲身住所,逐漸形成的聚落,更加有感。

日前得知寶藏巖聚落,正在舉辦「寶藏巖光節2018」的藝術展出,是我再度造訪這處城市中的山城的契機。

由於國共「內戰」,共產黨取得了大陸的政權,國民政府和國軍因而遷徙到台灣,準備「反攻大陸」,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有許多來台的老兵,利用現地資材搭建了棲身住所,沿新店溪傍水山坡的興建了這處違建社區。在克難環境中運用現成資源搭建而成,參差錯落的小房子,沒有統一的格局,正因為這些『沒有建築師的建築』,留下了那個艱困年代的獨特生命力歷史痕跡。




1980年代,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不過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陳情與抗議。由於有多個社運團體熱心奔走,於抗爭多年後, 20042月,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區域為 『歷史建築』,免於被拆除的命運。不過台市政府仍堅持所有違建眷村住戶均需搬離,並於2007年初完成了所有遷村計劃。2010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營運,開放藝術家駐地創作,讓新的生命力在地延續,也逐步為這些古老建築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吸引遊客前來尋寶。

藏巖歷史聚落區域,內有台北市定古蹟「寶藏巖」廟宇,以及許多來台老兵沿新店溪傍水山坡的古老違建社區,迷宮般的原始的山路狹窄小徑道,格局不一的建物,古廟、違建眷村與緊鄰現代高架橋快速道路,交織構成了古今相映的景象。由於其具特殊的人文景觀,曾經在2006年被《紐約時報》推薦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臺北市汀州路是熱鬧時髦的公館商圈,但由汀州路三段230巷進入後,經過《城市好風光》的牆繪,不久就抵達寶藏巖廟宇,開始轉變成另外一種的都市中山城特殊懷舊風貌。





寶藏巖觀音寺創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一座佛道兼容的觀音廟宇,當時又稱「觀音巖仔」,閩南泉漳人的「巖仔」語意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最初是山寺才專稱為「巖」,之後如因襲祖廟之名,不在山者,亦稱為「巖」,特別是主祀觀音或清水祖師之寺廟,常稱為「巖」。




「寶藏巖」於1997 由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廟宇附近的村落當時認定是「違章建築群」,因「有礙市容」而準備進行拆除,由於當地居民陳情與抗議,並且又有多個社運團體熱心奔走聲援,於抗爭多年後, 20042月,「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最終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區域為 『歷史建築』,才免於被拆除的命運,迄今遊客得以觀賞這處都市中的山城特殊景觀。

寶藏巖歷史聚落」的環境,感覺很像新北市瑞芳九份因礦工聚集建造的「山城」景觀,但建築群的規模比九份小很多。當年一些來台老兵搭建的居身之所,房舍沒有統一的格局,正因為這些『沒有建築師的建築』,留下了那個年代的獨特生命力歷史痕跡,也因為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而能列為 『歷史建築』。而後又成為「國際藝術村」,開放給藝術家駐地創作,藝術家進駐之後,將古老房屋,重新融入了藝術新風貌,歷史建築群變成了新舊混搭的風格,另有特色。









當年違章建築,現在有些成為典雅的小商家,有些成為藝術家創作駐地,也有些成為斷簷殘壁的廢墟,除了當初的原始的山路狹窄小徑道,保有蜿蜒錯綜的迷宮情境,後來也增建了一些木棧樓梯,貫通小徑,使遊客的探秘較為方便,在小徑中遊走,每一次換道,都不能預期會看見什麼樣的風景,站在舊世界與新世界的交界地,欣賞這錯落有致的山城風貌,感受著廢墟中的獨特寧靜氣氛,來此才會明白為何《紐約時報》會推薦這裡是「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三角窗服務棧」,這裡提供「防蚊液」、「DM」、「景點章」..讓遊客免費取用。屋簷上佈置了小人群,為老建築添增了「現代藝術的元素」。



房舍沿著原始的山路建築,在錯綜的迷宮般的小徑中遊走,每一次換道,都不能預期續行會遇見什麼樣的風景,


在小徑中遊走,竟然看到這裡居然有間小郵局


後來所興建的木棧樓梯,構成四通八達新路網,方便遊客


有些眷村屋舍已轉變小商家與工作室,招牌都是小小一個,有些以藝術裝置替代招牌,內部佈置都很典雅,藝術村的美學品味,不落俗套,














店名「寶村柑仔店」,其實是間「飲食店」,有夠另類,販品內容五花八門,既賣西式的「咖啡、鬆餅」,也賣中式「酸梅湯、冬瓜茶」,既賣台灣的「古早味冰棒」,也賣大陸的「貴州米豆腐」…100%包羅萬象的「柑仔店」精神~~


「寶窩」是位於「寶村柑仔店」隔壁的另一家「飲食店」,店門面和內部佈置也很有特色..


社區中仍然保留著許多「廢墟」,是這處「歷史聚落」的特色之一。由殘缺的廢墟中,仍然可以找到屋主曾經的生活痕跡,坐在「廢墟」欣賞緊鄰現代高架橋快速道路交織而成的匝道,有很獨特的感受。










陽光映在廢墟的牆上,伴著牆縫中冒出命頑強的植物,荒涼環境卻是生意盎然,為廢墟營造出很獨特的氣氛。

2017年起,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開始思考,如何凸顯這裡的當代藝術價值,因而運用以「光」這個媒介進行藝術創作,誕生了「寶藏巖光節」,作品的內容也有別於傳統的元宵燈節,

今年的2018光節主題是《Here And There又在這裡,又在那裡》,設置的作品,有些是靜止狀態的,有些是光影流動的,有些在室內,有些在室外,沒有導覽路徑的資訊,一路沿途自行去尋寶,每當發現「寶物」時,反而有更大的意外驚喜。


※作品名《影子》,創作者:洪韵婷



以關於「寶藏巖聚落」的歷史事件之關鍵字,諸如:The end of 1940’s ( 20世紀40年代末期)Creek pebbl (小河卵石)Self-made housing (自建家宅)Ecology in communal living(共同生活的生態)An example of envir (環境的範本)…等內容,以用霓虹燈條排出的文字,佈滿位於山腰的「半樓廣場」的地面和圍欄,讓遊客將字句自行拼湊出這裡的歷史過往,瀰漫著詩意般的浪漫氛圍,這是2018光節展場中的超人氣作品。

40號展間的花牆



※作品名《照亮》,創作者:Justin Tyler Tate(加拿大籍駐村藝術家)




作品《照亮》和周圍原有的牆繪


※作品名《光電獸#6-草地》,創作者:姚仲涵


當「光」流動時、所到之處,景色產生了變化的生命力,因為這樣的生命力的概念異與人類,因此作者把這種概念視為「獸」..


《光電獸#6-草地》旁的寶村遮棚,棚面飾有圖案,上面還飾有鳥、青蛙、貓的剪影。

※作品名《哥哥的肖像》,創作者:許哲瑜,







2011年許哲瑜在邊境71號周遭牆面以抗爭行動為題材繪製大型壁畫,重複出現高舉著雙手的人像,作品命名《向天空擲出一把泥土》,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圖像斑駁掉落、逐漸消逝。2018年許哲瑜再次回到當年同樣的創作地點,在建築體內創作新的作品,人像的雙手都改朝向地面,用反差的方式呼應著過往。

※作品名《通體舒暢Take a dump》,創作者: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以馬桶和污水管道當作創作素材,光在污水管道流動,表達出「通暢」和「舒暢」的意境,很另類,作品命名也頗具巧思 。

有些作品現場沒設說明牌,作品名和創作者,有待查證



※作品名《平行三邊行》



「平行三邊行」來自於三個維度的歪斜,線性的時間軸衍生不同時空面相,相互影響形成跨越時空的體積面。作品設置在「防空洞廣場」上,這個地點是整個寶藏巖的中心點,有三條重要脈道匯集在這個具豐富歷史的聚落核心。


※作品名《DELTA》,創作者:劉致宏,





這個三角形符號,名稱DELTA,在數學、化學、物理學、符號學等領域,有其各自的用途與意義,在英文裡則意指「三角洲」,發光三角形符號鑲嵌在寶藏巖聚落的建物斷面上,不知是否有隱喻此地猶如「百慕達三角洲」一樣的充滿了有待探尋的神秘?

「寶藏巖聚落」內處處的景色都是「寶藏」,村落中的景觀,乃至巷弄以及周邊的高架道路夜色風光,我覺得都是這裡的「寶物」,來此「尋寶」,確實很有趣。










2006年被《紐約時報》推薦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的這裡,已是過往的「曾經」。十數年後,陳抗聚眾佔領國會和行政機關蔚為風潮,台灣的立法院和總統府周邊,佈置了層層的「刀片蛇籠與拒馬」,已形成常態性維安配置,由於國會議員和國家領導人長期性猶如在牢籠中辦公,許多觀光客來台北目睹這樣的世界奇觀,嘖嘖稱奇,嘆為觀止,這在其他國家很罕見,現今已成為「最具台北特色的新興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