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摃丸」、「新竹米粉」與「新竹玻璃」,是新竹地區的三大傳統產業,由日治時期發展至今,歷經近百年。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傳統產業總是難免遭遇新的產業取代其產業地位,自1980年代有「台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之後,大量的高科技代工產業進駐園區設廠,有十幾萬人在此就業,新竹地區的產業形成巨大的變化。
歷經近百年的傳統產業,除了經濟價值之外,更可貴的是傳統產業對在地無形的人文價值,如果傳統產業因經受不起新產業衝擊,而沒落甚至失傳、消逝是件很可惜的事。如何進行輔導地方產業,強化其特色,技術改善以及精緻化,讓傳產業突破困境,創造新局,有賴政府部門地積極作為。
我到新竹市的麗池公園,見到了許多以《幸福》為主題,運用玻璃材料創作戶外玻璃裝置藝術,對新竹市政府努力打造有地方產業特色的「玻璃公園」,精心營造出「北天燈、南蜂炮、竹琉璃」的城市風格「獨特」性,確實是體現出新竹市政府的積極作為。
我在退休之前,曾在汽車玻璃加工行業工作了數十年,當遇見了運用「玻璃材料」所創作各種戶外玻璃裝置藝術,特別覺得親切,可能因為都同樣是具有「玻璃加工」的相同血緣吧,只是成品為批量的「實用工業品」和單件的「精緻藝術品」性質有所差別。
作品名《潘朵拉寶盒之秘密》,是新北市淡水區藝術造村發展協會的創作,設置在公園的圓形廣場內,藉寶盒之立方體造型,透過鋼骨結構與各面鐵雕不同的風景圖騰,鑲嵌上彩色玻璃,展現磅礡絢爛的視覺效果,當廣場舉辦音樂會時,光影與音樂的互動,更是予人特殊的浪漫感受。
作品名《流鑄幸福‧事事如意》,創作者:蔡松平,以柿子樹與喜鵲為造型進行創作,運用玻璃的透光特性,在光線的透視下,互異的顏色,相互輝映。
作品名《對話》,創作者:鍾琴,運用水泥混合玻璃抿石的材料,以兩只相對的瓶子為造型,暗喻人與人的溝通互動關係,也期待作品和觀眾產生「對話」的關係,因為這組作品設置在玻璃工藝博物館前,佔人潮地利的優勢,所以有特別多的遊客和作品合照,進行了互動。
作品名《愛星》,創作者:李文福,運用玻璃、不鏽鋼的材料,把玻璃做成自然生物,透過比例、線條、曲度陳列出一個心的組合,環繞著高腳杯造型的主燈,呈現粉色系的幸褔光澤。
作品名《心計密碼》,創作者:黃瓊儀,使用手工打造的金屬焊接成屋型,內部以吹製玻璃元件組合成一個心型算盤,計算著擁有的幸福指數。
作品名《你儂我儂合家歡》,創作者:魏德松,運用水泥混合玻璃抿石的材料,描述人投緣,相處久了,可以一起生活,可以睡同一張床,可以同蓋一件被子。
作品名《心心相印》,創作者:林啓燦,本體為塑鋼材質設計的抽像同心圓,加上金色的鋼琴烤漆,在同心圓放上一顆琉璃心意涵心心相印。有感於愛情靠同心經營,故同心圓代表將兩人的緊緊心鎖在一起,永不分離。
作品名《神仙眷侶遊新竹》,創作者:黃安福,以色彩豐富的神仙魚及體態多變的水草為創作理念,用繽紛的色彩代表幸福人生的豐富及多樣性。
作品名《守護著你守護著我》,創作者:戴秋梅,描述一個家的意象,玻璃中五色鳥的圖案,意味著人與自然的結合成為愛的家庭,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大家互相信賴與守護。
作品名《幸福在蔓延》,創作者:陳宗漢,結合鍛鐵與彩色平板玻璃,作成心型圖案,有兩隻彩蝶駐足於上方,濃情相守。心型輪廓以魯凱族百步蛇圖騰作為設計,有守護的意含,讓幸福蔓延。
作品名《家‧幸福》,創作者:曾俊豪,描述家是幸福的泉源,在現化都會叢林中,一幢幢水泥大廈中,溫暖仍然由點點燈光照亮大地。
作品名《幸福之林》,創作者:邱秋德,採鋼架與彩色玻璃之複合媒材,以大小不一的幾何造形,表現山林重疊與層次,光彩奪目意象著生命的精采與幸福。
《鑲嵌彩色圖騰--新竹印象》
《彩色圖騰作品:東門城》
《彩色圖騰作品:櫻花》
《彩色圖騰作品:火車站》
《彩色圖騰作品:喜鵲》
《彩色圖騰作品:動物園》
《彩色圖騰作品:松樹》
公園中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其他玻璃裝置藝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