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觀賞《觀・遊・趣》記】

《觀・遊・趣》是86歲的老藝術家--「夏陽」的大型個人回顧展,這次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作品,來自海內外的館藏與私人典藏的鼎力襄助出借,完整呈現夏陽數十年無間斷的藝術創作獨特面貌,十分難得。



夏陽1932年生於湖南湘鄉



1949年參軍,17歲隨國軍由中國大陸撤至臺灣。



1951年,19歲進入臺北「安東街畫室」,隨李仲生先生學畫。

夏陽入門的作品,素描與繪畫主要以線條創作成飽滿視覺圖像,表現人物或神話寓言人物。


《泥娃攤》1952年,51Mx81CM,小幅油畫作品,


《飛天》1954年,41CMx50CM,小幅彩墨作品
畫作表現粗曠有力,完全顛覆了傳統敦煌的婀娜婉約的女神形象 。


《細筆習作》1955年,39.5CMx26.5CM,小幅水墨作品
作品見證了學藝的多元其國畫的白描」的懸腕作畫功力也很深厚,

《粗筆習作》1955年,57.5CMx40CM,小幅水墨作品
作品有「剪紙藝術」的風格

1956年,24歲的夏陽與吳昊、蕭勤、李元佳、霍剛、陳道明、歐陽文苑、蕭明賢等李仲生門下的學生聯名籌組「東方畫會」,在那樣一個戒嚴、緊張的時代,這些李仲生的學生,創組了「藝術組織」,成為二戰後台灣重量級的前衛藝術團體,帶動了此後台灣驚天動地的繪畫革命,被當時的媒體稱為「響馬」,因此「東方畫會」也別稱「八大響馬」,該會主要尋求以現代藝術的形式來表現東方的觀念與內涵。

1963年,夏陽31歲,由基隆赴香港轉搭「越南號」至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等處遊歷,之後在巴黎定居5年,開始了他的海外創作生涯。



《周處斬蛟》1965年,25CMx65CM,小幅水墨作品,
以巧妙的佈局,用黑白濃淡與粗細的線條,將「呲牙翻江的惡蛟」和「披髮怒吼的周處」兩者搏鬥情境生動的展現。


同樣的題材,在經過50年後,所展現的境界已有很大的轉變








《周處斬蛟圖》2006年,200CMx234CM,大幅油畫作品,




日本浮世繪的風格的水面,中國剪紙藝術的蛟龍揮舞雙爪,毛毛人臉的周處手持利刃衝刺,被驚動躍出水面的魚群,感覺猶如動畫的瞬間「定格」。

畫面上方以簡體字題自作詩:「风开浪危杀气高,周处长桥鬥孽蛟,水冷剑寒心如铁,为赎前愆命可抛!
畫中上詩詞題字是中國「國畫」特有的元素,透過文字與畫面意境相輔相成。
不同的是,夏陽為了不破壞畫面美感,所題的字以相同顏色低調隱藏。



《醫院》1967年,193CMx162.5CM,單點透視構圖的大幅油畫作品,
這是夏陽以實驗心情,體驗不同的畫面佈局效果,


但坐在長條凳上的人物以「毛毛人」作為表現

1968年,夏陽36歲,移居紐約,當時美國興起照相寫實風格,夏陽也受到影響,
他參與了「照相寫實」的逼真藝術風潮,他的畫作開始捕捉路人的移動,將模糊視焦的人影交織在超寫實的細緻背景中,產生強烈的動、靜對比,反映作者在他鄉的游移漂泊不安定心境,這種描繪的人影視焦游移的畫法,衍生他之後所有繪畫「人物」都以不具象的「毛毛人」表現,自成一格的特殊畫風,讓他的畫作有很高的辨識度。



《長城守士》1969年,136Mx136CM,是移居紐約初期作品,為未融入「照相寫實」畫風的少數大幅作品。



《凱蒂》1972年,182.5CMx241.5CM,大幅「照相寫實」油畫作品,其中一腳清晰,人物與靜物的動、靜形成強烈對比,據說這樣的黑白畫作很耗時,一幅作品需2~3月才能完成。


《無題》1973年,152CMx184CM,大幅「照相寫實」油畫作品,也是一腳清晰,人物與靜物的動、靜形成強烈對比,



《凱蒂》和《無題》,2幅作品佈置在一起,有如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的情境,
繪本故事描述一個寂寞的城市,一對比鄰而居卻從不相識的寂寞男女,因為他出門一定向右走、而她卻總是向左走而錯過對方,…

有一天他們終於相遇並一見鍾情,但一場大雨讓兩人匆促分手,留下的電話號碼也因為雨水而模糊不可辨認,因此一度握在手中的幸福風箏又斷了線。他們企圖尋找對方,卻不知從來就在彼此隔鄰。

終於他們都決定離開這個失落的都會,但是就在門前的圓環路上,向左走的重逢了向右走的,因為直線而錯過,一個圓形而重逢。

這是許多都市寂寞人很真實的生活反映。而這樣的情緒,特別能夠引發現代人的心靈共鳴,也因此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這個故事也被衍生出了同名的電視劇,電影,音樂劇。



《玩具攤》1981年,大幅「照相寫實」油畫作品




《穿牛仔褲的人》1985年,288CMx117CM,大幅「照相寫實」油畫作品




《日本國醫生》1988年,152CMx183.2CM,這是他移居紐約20年後,再次未融入「照相寫實」畫風的大幅作品。

731部隊是日本帝國陸軍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的通稱號。該單位在占領滿洲期間從事生物戰細菌戰人體試驗相關「非人道」試驗研究。一些研究者認為至少10,000名中國人、蘇聯人、朝鮮人同盟國戰俘731部隊的試驗中被害。



《濟公》1990年,183CMx112CM,大幅油畫作品

以寫實的僧帽、酒杯、葫蘆、香囊、扇子,樹木,搭配抽象線條的人臉衣物,構圖呈現和諧穩定,人物雖沒有表情,卻創造出更多的想像空間。

濟公,法號道濟,又稱濟癲和尚、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佛教禪門臨濟宗僧人,以不死守戒律、飲酒食肉、神通廣大聞名。

許多人對濟公活佛的偈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朗朗上口,其實這只是佛偈四句中的前二句,而後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明確開示信眾「飲酒食肉不可學」,很重要,但被許多人遺漏

其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成都時,在城外的廟裡駐紮,強迫裡面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名為「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

破山和尚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他為了實踐佛法「利益眾生」而吃肉,因此不算犯戒。如果俗人為了私慾而殺生食肉,那就是作孽造業了。


《門神()1990~1991年,306CMx167CM,大幅油畫作品



《門神()1990~1991年,305CMx167CM,大幅油畫作品

兩幅畫作的門神都手持薄體闊刃的長桿斧銊,一人腰掛弓袋,身佩銀色金屬飾物,一人腰掛箭袋,身佩銀色金屬飾物, 

神荼與秦叔寶的外型同樣都為粉顏,而鬱壘與尉遲恭則同樣都為黑顏、所以不確定畫作中的門神是「神荼、鬱壘」組合,或是「秦叔寶、尉遲恭」組合?

「神荼、鬱壘」是一對任職較為資深之神祇代表人物,據傳祂們在遠古時代就是幫助黃帝管理鬼魅的部將。

而「秦叔寶、尉遲恭」這二位著名武將,則是在唐太宗時代才擔任守門,龍王自此不敢再入內騷擾唐太宗的睡眠。

1992年,60歲的夏陽,離開住了24年的紐約,返回到台北,定居臺北市北投,開啟尋根的生涯。


《雕塑家的父親》1994年,97CMx116CM,中幅油畫作品

這是夏陽受有恩於他的友人之託,以一張老舊相片繪出其父親的肖像畫,畫中的數目字是其友人父親在香港當時的電話號碼。


《百顏聯作》1994~1996年,
10060.5CMx145.5CM彩色油畫組合作品



《獅子啣劍之十》1995年,170CMx170CM,大幅油畫作品
作品比較特別的是繪有四面「色」橫條的「五色旗」,這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執政的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所採用的國旗分別表示滿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

而佛教及道教中常用的開運寶物的五色,則是「綠、紅、黃、白、黑」,不同於畫中的顏色,所以畫面上所繪不是「宗教」的旗幟。

在佛教的說法,五色象徵如來佛的五種法門:「信、進、念、定、慧」;

而傳統道教的說法,五色則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以及「東、西、南、北、中」五方。

台灣台南的老屋的門楣、照牆,迄今尚有許多保存有「獅子啣劍」的裝飾,成為地方特色。這樣的裝飾也稱為「劍獅」,或「獅咬劍」,據傳「獅咬劍」是由明朝鄭成功的水軍盾牌上裝飾轉變成屋舍的避邪鎮宅器物,據文獻記載,中國各地石敢當亦多有獅咬劍的雕飾,從文化地理來看,「獅子啣劍」的裝飾見證著海峽兩岸的淵源。

1999年之後,夏陽同時也創作雕刻,藝術表現由平面轉變為立體,用金屬形塑演化毛毛特點成立體作品。本次展覽的各展區也展出許多他的雕刻作品,各年代的雕塑作品放在稍後一併介紹。

2002年,70歲的夏陽,進一步尋根的生涯,離開台北,定居上海,在中國大陸展開另一段返樸歸真的創作旅程。此時他的生活環境,舉目所見皆是雋永題材,繪畫意境更多機鋒以及幽默、詼諧,以剪紙拼貼繪畫,把打油詩融入畫中意境,他尤其經常將巨碑式的山水圖景,結合當代都會與浮生閒情,呈現出靜觀萬物處處皆有無限的驚喜感。這時他繪畫中的毛毛觸感漸緩,作品色彩清新鮮活而又時尚節奏感,顯示藝術家淬鍊智慧已臻隨心所欲的藝術境界。

畫作


36人像聯作》2002年,36幅黑白畫面的油畫組合作品,
此時肖像創作由彩色轉變為黑白,功力已進臻到更高境界。







《項羽烏江自刎》2006年,200CMx380.5CM,大幅油畫作品

畫面透過項羽、烏江亭長、烏騅馬、飛禽的佈局,平靜低調地詮釋這位悲劇英雄的故事,畫中黃土上也隱藏著夏陽所創作的詩詞,可惜這四句,我只辨認出前面的文字是「漫漫大澤江橫路,烏鴉悲鳴風xx….

公元前202年,項羽帶著麾下的八百壯士突圍而出,本來項羽是有機會突圍成功的,

豈料在中途迷路了,向一個農民問路,那個農民騙了他,把他引到一個大澤中,導致被漢軍追上。項羽騎著烏騅馬到達烏江邊時,劉邦的軍隊已步步逼近,烏江亭長早就在此駕著小船等候項羽,烏江亭長催促項羽上船渡江,好捲土重來,

但項羽下馬之後,他認為當初帶著八千的江東子弟渡江而西打江山,如今卻無一人生還,覺得愧疚,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此時的項羽已經是身受重傷,身心俱疲,已沒有什麼精神力量可支撐他堅持下去了,最後一根繃緊的神經由此斷裂,選擇死於沙場而不再苟活於世,果斷拿起手中的劍,用力朝自己的脖頸揮去,自刎而死。







《續仲立先生谿山行旅圖》2011年,370CMx240CM,超大幅油畫作品

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谿山行旅圖》,構圖精緻,舉凡山川流水、高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至於人物、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

而夏陽則是用不同的風格表現「谿山」的景色,川流不息的汽車取代了匹,前景還佈置了「毛毛人」風格的動物,很巧妙地表現出遠近層次的變化,雖然是現代「油畫」,卻也含有「山水國畫」的古典韻味。





《九葉.三花.二蟲.一蝶.一兔.一鳥.是伴》2012年,253CMx134CM,大幅油畫作品。

作品的內容與命名轉為「返樸歸真」,直接以作品的畫面當作命名,作品名很長,字數很多,這也是夏陽作品新的特色。

畫面上方的鳥禽,有3只金足,人物左腳旁有白兔,這是寓意「玉兔金烏」,象徵日夜循環,時光流逝,古代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日中有三隻腳的烏鴉,因以玉兔代月,以金烏代日。

人物手持碗筷,象徵生活溫飽,這是夏陽的自畫像

兩側九葉和三花以及下方二隻蟋蟀,象徵生活悠閒,溫飽之餘,還能夠賞花觀蟲。鬥蟋蟀(鬥蛐蛐)是具中國特有的古老生活文化,這項活動自興起迄今已有八九百年歷史。


《叔夜先生小歇,會有徐來清風》2012年,93CMx288CM,大幅油畫作品,
雖然是現代「油畫」,卻也含有「國畫」的古典韻味。

「叔夜」是嵇康的「字」稱,這位「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是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

「竹林七賢」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他們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氏朝廷所不容,進行清勦,最後分崩離析:
--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阮籍佯狂避世。
--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
--阮咸向秀動向不詳。





《高山仰止》2012年, 190 CM×275 CM,超大幅油畫作品,雖然是現代「油畫」,卻也含有「山水國畫」的古典韻味。








《鑑真東去,三命濟海》2013年,272CMx145CM,大幅油畫作品,雖然是現代「油畫」,畫風洋溢日本「浮世繪」的東洋韻味。

唐代的「玄奘西行取佛經」與「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戒律」是中國佛教歷史上兩件大事。

鑑真和尚,是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他勤學好問,不拘泥於門派之見,廣覽群書,遍訪高僧,除佛經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方面,都具有相當的造詣。

公元733年,鑑真和尚成為揚州當地佛教領袖、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

公元742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他們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願意東渡。

鑑真和尚渡海赴日,前五次都未遂渡,第六次才得成功東渡,此時鑑真大師已雙目失明。鑑真不僅為日本帶去了佛經,還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流傳。在佛教醫藥書法等方面,鑒真對於日本都有深遠的影響。




《達摩西來,一葦渡江》2013年,275CMx140CM,是這次展品中唯一畫有眼睛顏面清楚寫實的大幅人物油畫作品。

據說達摩的師父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對他說:「你的緣分是在中國,等我圓寂之後,你可以到那個國家去傳播禪法。」

達摩遵從師囑,於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乘船來到中國。他先到達廣州,然後到達梁朝首都建康,見到了以崇佛聞名的梁武帝。

當時他們之間有一段對話,
梁武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什麼功德?」
達摩答:「並無功德。」

梁武帝又問:「為什麼沒有功德?」
達摩答:「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好比影子跟著東西走,並沒有實際效果。」

梁武帝問:「那麼,什麼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這種功德,不從世俗求得。」

梁武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答:「空洞洞的,沒有聖諦。」

梁武帝問:「那麼朕對面的又是誰呢?」
達摩答:「不認識。」

兩人之間的對話很不投機。

達摩離開皇宮後,梁武帝把他與達摩的問答告訴了他的師父誌公禪師,誌公聽後說:「達摩的開示好極了,他便是觀世音菩薩乘願來傳佛心印啊。」梁武帝非常懊悔,當下派人追趕達摩。

達摩正走到長江邊,忽見一隊人馬趕來,於是隨手折一枝蘆葦,擲於江中,腳踏蘆葦,悠然渡江北去。









《番鴨用衝的,過池塘》2014年,245CMx366CM,大幅油畫作品,
直接以作品的畫面當作命名,不加風雅潤飾,直接了當,反而讓人更直接感受到紅頭番鴨的動能。





《山水四號》2017年,520CMx230CM,超大幅油畫作品,
這幅畫高5.2公尺,相當於接近二層摟的高度,可謂是夏陽大師的「巨作」,畫中繪有上海市民的生活百態,「現代上海圖」如同「清明上河圖」,同樣是忠實記錄當代百姓的生活狀況,很有意義。


雖然北美館二樓展廳的空間已很高挑,但接近二層摟的高度的作品,雖然斜置,仍有一部份鋪放在地面。



作品上部是高山和流瀑,經由山上由樹林包圍的小白屋,凸顯出這座遠方的高山之雄偉程度


作品中部是水田和馬路上穿流不息的汽車的景象




作品下部的大廣場,分佈有許多的人群,各有不同的日常活動,有些跳廣場舞,有些在聊是非八卦,有些在獨自放空,有些在騎單車和溜滑板,形形色色都是中國城市的生活寫照


低頭專心划手機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

這幅展出作品,為私人珍藏品,因為北美館展廳的高度,無法容納這麼高的作品,但此次回顧展,如果漏展了這件精采的作品,是很大的憾事,唯有將作品拆框,佈置時一部分落在地面,方能展示,向擁有人商借以這種狀態展出,擁有人覺得會對畫作傷害有很大的風險,因此對出借公展一度猶豫,但作品經過在有份量的官方美術館展出,作品的知名度大增,作品價值也會大幅竄升,最終還是同意了出借展示,也讓很多民眾能觀賞到如此難得的珍品。





《山水五》20185月最新完成的超大幅油畫作品,我漏記了這幅作品尺寸,作品45度角斜放,剛好在展廳空間能夠容納,所以《山水五號》的高度應該是比《山水四號》短一些吧。我感覺用這樣角度觀賞超大幅油畫作品也是滿不錯的。


雕塑作品

1999年夏陽開始從繪畫走向雕刻創作,本次展覽的各展區也展出了許多他的雕刻作品,他將金屬片材剪裁剝切、錘打釘凹凸與釘痕,以繪畫的筆觸轉現於堅實的鐵片或銅片中,其雕刻作品具有輕盈飄忽的特質,人物造型也展現出毛毛人意象的語彙,動物作品界於具象與抽象之間,勾勒出充滿繪畫意念的想像空間,作品映在台座上的特殊光影美,是其他用澆鑄方式雕塑作品無法展現的。


《舉雙手的人》1999年,60CMx27CMx13CM,小型銅片雕塑作品



《門神》1999年,400CMx150CMx140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夏陽創作的門神,手執兵器都是「長桿立瓜錘」,我在傳統平面門神,見過祂們曾握過這樣的兵器,既然是抽象的藝術創作,力與美呈現,是否符合實際無關緊要。



《若禽》2007年,290CMx270CMx115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角力》2008年,156CMx80CMx200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執鞭者》2008年,110CMx125CMx200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看到這個作品,讓我聯想到新加坡的鞭刑嚴懲惡質罪犯,嚴刑確實對犯罪能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而台灣的恐龍法官卻是百般設法放縱罪犯,簡直間接鼓舞犯罪,我覺得台灣每間法院門口都應裝置一座這樣的藝術作品,除了美化公家機關環境,主要讓法官上班前提醒他們,不要忘記什麼才是「正義執法者」




《時尚女人》2010年,150CMx60CMx110CM,大型鏡面不鏽鋼雕塑作品


臉部中間以S形分割,與畢卡索的畫作類似,可以是鼻子,也可以成為二張不同角度側邊的臉龐


《半跪的人》2010年,58CMx58CMx112CM,中型銅片雕塑作品






《牛》2010年,320CMx150CMx120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門神》2010年,400CMx150CMx140CM,大型銅片雕塑作品

這此觀展了數百件夏陽大師的作品,我僅拍攝記錄了以上一小部份代表作,雖然有狗尾續貂將背景故事略加以補充敘述,但由於遺珠甚多,未能完整呈現大師的精華,頗感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