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建築」是一個城市發展進程的見證,因為這些老建築內涵了這個城市的原始面貌和過往歷史故事,往往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吸引外來遊客來此觀光。
台北市的「西門町」,是台北西區最熱鬧繁榮的商圈,因為位於清朝台北城的西門外,在日治時代,行政區劃命名「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之地,日治時代仿效東京淺草區,將此地建設成為休閒商業區。其中1908年落成的「八角堂」,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座的官方市場,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八角堂」後出租給民間劇場業者,業者因「八角堂」建築的紅磚外觀,改名為「紅樓劇場」。1963年後,紅樓劇場改映電影,因此又被稱為「紅樓戲院」或簡稱「紅樓」。1997年,台灣內政部將這棟建物列入第三級古蹟(市定古蹟),定名為「西門紅樓」。
「西門町」由一片荒涼之地,變成繁華的休閒商業區,又因城市往東發展而衰落,再因捷運通車,西門特色商圈的重建,恢復了榮景,這棟迄今111年屋齡的紅磚建築,見證了「西門町」起起落落的歷程。
「八角堂」由任職於總督府官房營繕課的近藤十郎設計監造,建築物俯視,採「八卦」造型,取其八方雲集之意作為市場入口、市場主體以「十字架」作為造型,這種是東、西文化混合的造型,建築史上極為罕見。
八角堂造型很優雅,每立面外牆的女兒牆裝飾突出的三角形的「山頭」,另外,外牆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相間裝飾,這是典型的「辰野風格」,辰野金吾為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對於日本近代的建築教育、建築設計有深厚影響。他的學生來台發展者相當多,因而台灣日治時期建築很常見到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相間裝飾。
八角堂內部樑柱系統樑柱系統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八角形空間包含一樓入口大廳與小商家與二樓的劇院大廳。
通過八角堂往後部,為市場主體,一樓的樓面與二樓的迴廊,是販售紀念品與文創商品的小商家。
統稱「西門紅樓」的範圍,包括緊鄰建築物兩旁的南北廣場,廣場旁設置了鏤空的裝置藝術,敘述了日治時期的官方市場自1949年租給民間成為劇場,1963年又轉為戲院的歷史滄桑。
但擺設市集帳篷所時,這些精美的鏤空的裝置藝術,就被遮蔽住了。
紅樓旁邊廣場也是台北的「卡斯楚區」,1970年代至今,是以前除了新公園(現在 二二八和平公園)之外,能讓男性同性戀者的聚集的少數場域之一,目前這裡仍然有很多「男同性戀」與「女同性戀」酒吧,不論平日或是週末的晚上,都可以看到同志朋友們坐在廣場的露天座上,與三五好友小酌兩杯、聊八卦話家常,每年這裡都會舉辦小型跨年活動,現今「同性戀」已不再像以往那麼受歧視,他(她)在這裡公開進行社交活動,一般民眾也已見怪不怪。
臺灣的「同志」由隱藏轉變成公開出櫃,自2003年開始,在台北市開始有了「同志遊行」活動,遊行隊伍包括了全臺各地及鄰近國家和地區的同志團體、社會運動者參與,這個在每年十月底最後一個週六舉行的活動,在2018年時的參與人數更達到13萬7000人,當天下午我搭公車經過中正紀念堂,剛逢遊行結束,解散的隊伍佔滿了總統府周邊所有的道路,交通管制的方式不得不臨時變動,連交警都無法告知道路如何通行,公車鬼打牆整整繞了一個多小時,仍然找不到前往目的地的方式,我們只好在中正紀念堂附近下車,搭乘捷運轉往,我第一次見識這個同志遊行隊伍癱瘓總統府周邊道路的驚人場面。
基於台灣社會「擁同」的人數實力不容小覷,2018的地方公職選舉,「同志認同」也成為選戰的重要議題,甚至公投案有好幾題是關於「同志認同」的表態,現今保障同性婚姻之專法,已排入立法院的審查。
這處111年歷史的古蹟,周邊廣場的露天座的景象,表達了人文的變遷,台灣雖未全面性「擁同」,但已進入「容同」的多元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