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是土耳其的國花
土耳其的憲法,承認宗教自由,沒有將「伊斯蘭教」列為國教,但信奉「伊斯蘭教」的民眾約佔總人口數的83%,國境內的清真寺數量高達8萬2000座(※數量資料來源:伊斯蘭之光網站),有如台灣凡是人口聚集的的地方必有宮廟,在土耳其人口聚集的的地方亦必有清真寺。
一般人對「伊斯蘭教」的認識,給非教徒的一般人通常印象如下:
--教律嚴苛厲峻,
--穆斯林教徒很虔誠狂熱,
--男人可以娶4個妻子,
--女人不能拋頭露面,
--有些教派極端偏激,恐怖分子的大本營,…,
這些刻版印象,其實只是「伊斯蘭教」現象的一部份,當進一步深入了解,實際上這些刻版印象是「以偏概全」。
我到了土耳其,才知道這個國家的「伊斯蘭教」的教律很特別,諸如:男人只可以娶1妻,女方有權主張「離婚」,女人可以拋頭露面,和男人一樣有選舉權和參政權,甚至還明文規定,學校和公務機關的女性職員,在其工作場所不允許頭覆包巾,確實貫徹政教分離的民主制度,
因為《可蘭經》明確的指出:「..施捨、禮拜、愛護動物,…等之善行,可以得到進入天堂的回報..」,所以這個國家民眾對貓狗等動物十分善待,我所到之處,遇到的汪星人和喵星人,都很親人,會主動靠過來圍繞人們的腿邊黏人磨蹭,對不是穆斯林外來遊客,這裡的民眾也很親切熱情,
到了土耳其之後,讓我看到了「伊斯蘭教」國度的另一風貌,也讓我改變了既往的刻版印象。
習慣了台灣廟宇的風格,外觀雕龍飛鳳、信眾香客熙攘,大街小巷都建有宮廟的景象,然而台灣的清真寺建築物卻很稀少,雖然我曾到過台北新生南路的清真寺,拍過建築內外的一些照片,但在台灣,除了外勞以外,「伊斯蘭教」的信眾不多,我對「伊斯蘭教」的認識侷限在寡見少聞的層次。
土耳其的大量清真寺建物,讓我大開眼界。
清真寺共同的特徵,建物的屋頂為半圓形,伴有聳向天際的纖細高塔,建物入口前方設有讓穆斯林禮拜前洗淨手、臉、腳以及漱口的水源涼亭。
雖然建物的規模大小不一,外觀造型各異,附屬的宣禮高塔數量有多有少,但是都乾淨、寧靜、宏偉、莊嚴,
清真寺的內部,沒有任何人物、動物、圖騰和雕像、畫像,因為伊斯蘭教法規定不允許偶像崇拜,禮拜時也不需要任何供品,因為造物主--真主,是無求的主,主要的牆建在朝向著麥加的卡巴方向,牆中間設有一處狀似神龕,指示穆斯林禮拜時的方向。
由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禮拜:日出前、正午後、下午時、日落和進入黑夜,在古代沒有時鐘的情況下,很難掌握統一的時間,因此在清真寺外建有一至數個高聳的「宣禮塔」
(亦稱「叫拜樓」),
到禮拜時間,早期用火把照明,後期改由喚禮者登到塔上,大聲呼喚,現今都已改用擴音器,基本已不再或很少經由人員艱辛登上宣禮塔的高處,叫喚信徒進行同時禮拜。
清真寺呼喚信徒禮拜的人物--宣禮員,稱為「穆安津」,要求具有聲音洪亮和專業技能,而且必需人品好,宣禮員悠揚的誦經呼喚,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
許多清真寺,到了夜晚,會以燈光投射到建築物上,景色很美,很可惜這次旅程中都是乘車時,途中目睹,美景匆匆即逝,只有在孔亞(KONYA)這個地方,才有機會拍到其中一處清真寺夜色照片,留下鴻羽,
這次旅遊,所見大量的古老清真寺建築和古城廢墟,都見證著土耳其的前身「顎圖曼帝國」的富裕輝煌既往,
雖然曾經的帝國輝煌現今已衰退,但這些古老的清真寺,其累積的歷史厚度及堂皇程度,可也絕不遜色於歐美任何一個知名的大教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